早在1984年终,英国铁道部门就在Tilbury车站铺设了90m长的土工格室加固路基道床,该车站位于泰晤士河北岸,间隔伦敦市中心以东约40公里。因为双行线所通过的站台左近为脆弱的粘土土质,而且泥泞环境下的钢轨摆动猛烈,于是决议对该段路基道床使用增强高分子纳米土工格室进行加固整治。 首先将道床开挖至软湿路基,而后铺设土工布,土工格室透水保湿,接着铺设土工格室, 使其与铁路道轨相垂直。用翻斗车将直径为1.4-2.5cm的排水功能好的道床碎石运抵轨道旁边,而后用挖土机将碎石填充入增强土工格室内, 并使其高出格室顶部5-7.6cm,压实解决后铺设钢轨。该段路基道床运转良好,可谓英国铁路路基道床返修的胜利范例。











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效果的有限元分析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现场测试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利用有限元法,分析1层土工格栅、2层土工格栅和1层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变形的控制效果,比较现场试验与室内模型试验中加筋效果的差异。
加筋土技术首先由法国工程师Vidal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运用该技术建成了一段加筋土挡墙,同时,他还预见到加筋材料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在以后40多年中,加筋土技术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运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是一种浅层处理方法。实践证明,加筋垫层能够较好地均化地基应力,减少不均匀沉降,约束地基侧向变形,土工格室,提高地基稳定性,是一种简单快速和经济的处理方法。但总的来说,目前对加筋机理的研究还落后于工程实践,许多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工程却难以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设计上还不能正确描述工程实际的性状。这种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加筋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结合现场试验和室内模型试验,土工格室用于稳固公路路基,利用有限元法,分析1层土工格栅、2层土工格栅和1层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比较现场试验与室内模型试验中加筋效果的差异。

聚乙烯纳米土工格室资料自身具备很高的强度等力学功能,并且具备很好的耐侵蚀性与抗老化功能,并具备良好的韧性与抗冲蚀性,同时土工格室还可以抵制因为温度变动带来的温差影响。因为格室自身的构造特点,能够减缓流速,消减水流能量,扩散水流,从而减小水流对边坡土体的腐蚀作用,同时土工格室对土体具备良好的附着作用,而且回填的客土能够采纳一些适宜绿化动物成长的土壤,这样能够很好地改善坡体外表的植被笼罩状况,不只加强了土表的抗冲刷才能还起到了绿化环境,可继续护坡的作用。同时防护成果好,奏效快,投资小,在造价上土工格室比常见的混凝土格室护坡低很多,前期只要要要进行适当的节令性保护即可。
